1980年,邓小平聊起“大跃进”那会儿,他讲了这样一番话:
那时候,中央政治局里头有六个常委呢,可邓小平讲话时偏偏没提朱德,这就让人好奇了,朱德对于“大跃进”到底是怎么个看法呢?
在“大跃进”刚开始那会儿,朱德也是全力支持和赞同的。但慢慢地,爱实事求是的朱德,通过好几次实地查看和了解后,逐渐察觉出不少问题,特别是公共食堂这块儿,让他特别上心。
1958年夏天,“大跃进”那会儿正火,有的农村为了解决人手不够的问题,自个儿搞起了公共食堂。这办法挺灵,一下子就传遍了全国。到年底,全国公共食堂竟然有340多万个,在食堂吃饭的人占了农村人口的九成。但刚开始的时候,公共食堂有点过了,光说“吃饭不花钱”,还鼓励大家“放开肚皮吃”,结果粮食浪费得厉害。到了1959年春天,农村粮食不够吃的问题就越来越严重了。
1959年2月份,朱德到广东进行考察。飞机一在广州白云机场落地,朱德就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:“到了这儿,咱们可不能搞特殊。吃鸡蛋的时候,蛋黄蛋白一起吃,别光挑蛋白吃。要不,人家该说咱们太讲究了。”
那时候,朱德有高血压的问题,按理说是不该吃蛋黄的。但他觉得,身为领导干部去基层检查工作,得做个好榜样。特别是现在国家不容易,咱们得更贴近百姓,一起分担困难。所以,工作人员也就按他的意思办了。
第二天一大早,朱德就开车去粤西的高要看看情况。他首先去的是一个公共食堂,一进门就看到几位瘦弱的老人,正抱着饿得直哭的婴儿等吃饭呢。朱德在食堂里逛了一圈,然后转头问身边的地委领导:“这一个专区,到底有多少个这样的食堂啊?又有多少人在这里吃饭呢?”
地委领导答道:“咱们专区啊,总共有2万3千多个公共食堂,有510万人都在那儿吃饭呢。”
朱德接着问:“是不是每个食堂都有这么大的屋子啊?”
地委领导回答说:“有的人啊,吃饭只能在外面露天的地方。”
朱德接着问:“要是遇到刮风下雨天可咋整呢?”
地委的领导们突然被问得愣住了,朱德接着用更直白的话问道:“一个食堂里好几百人吃饭呢,难道这食堂还能管得井井有条吗?”
地委领导回应道:“就算不好管,咱们也得尽力管啊,不然他们去哪儿解决吃饭问题呢?但话说回来,要想管得面面俱到,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。”
朱德不由得叹了口气,说:“照这样下去,咱们咋能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喜欢呢?”
朱德想了一会儿,开口说道:“公共食堂里大家都吃同样的饭菜,跟军队似的,这感觉有点儿死板。军队嘛,都是年轻小伙子,还在打仗,这样安排没问题。可要是老百姓也这么吃,时间长了,可就要出问题了。”
这年夏天,朱德又一次来到东北进行考察。在吉林考察期间,他跟省委的领导们说:“吃饭不收钱可不成,得把粮食分到每个人手里,让他们自己调剂。要是都办食堂,那粮食浪费可就大了。不吃那种大家一起吃的大锅饭,我们能省下好多东西用来出口,这样就能换回更多的钢铁和机器。只有把生活的东西分给个人,让他们自己管,才能让大家更有干劲儿。”
经过一番深入调查,朱德心里有了决定,他要给中央写封信,提议关掉公共食堂。这事儿一传开,朱德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愣住了,毕竟那时候,“吃饭不掏钱”的公共食堂是毛主席大力倡导的,要是反对,那不就等于是捅了大娄子嘛。他们纷纷劝朱德再好好想想,别冲动。可朱德却很坚定地说:“我身为党中央副主席,看到工作里的问题,就得跟中央说一声,这是我的责任,得做。”
今年夏收后分粮食,得重点放到每户人家上,让社员们能自个儿在家开火做饭。要是谁还乐意去食堂吃,那就随意组队,再把粮食集中起来就好。
这封电报里头,朱德他们虽说没直接说要关掉公共食堂,但他们对公共食堂那不满的意思,已经摆得明明白白了。
1959年夏天7月份,中央在庐山搞了个政治局的大会,主要是想回头看看“大跃进”那段时间咱们都干了些啥,有啥得失。朱德老总在会上,老提的就是那个公共食堂的事儿。到了7月6号那天,他在中南组的讨论里又开了腔:
办公共食堂,确实能给生活带来些方便,但算下账来,消费上可不划算。说起供给制,那就是大家伙儿一起分享,可工人还得领工资呢,农民朋友们真的就那么乐意这种共产方式吗?要是食堂得自己管赚赔,公家老吃亏,那就别勉强去办。真要是全垮了,说不定还不是啥坏事呢。
庐山会议过后,公共食堂没减少,反而更多了。到1959年年底,全国农村建起了391.9万个公共食堂,差不多有4亿人都在食堂吃饭,这占了人民公社总人数的72.6%。
大家反映食堂有五方面问题:1.社员吃的饭菜达不到标准;2.劳动力被浪费了;3.觉得时间不够用;4.下雨天吃饭特别麻烦;5.整天就吃那几种面糊糊。
就在朱德提出建议那会儿,党中央还有各级党委都立马行动起来,派了好多的调查小组去到农村实地看看情况。经过一番深入了解,大家都深深感受到了公共食堂存在的好多问题。到了1961年5月到6月这段时间,中央开工作会议,通过了一个叫《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(修正草案)》的文件。这个文件里说了,生产队要不要办公共食堂,这事得让社员们自己商量着来。
打那以后,全国各地的公共食堂就慢慢没了。朱德呢,他不顾个人得失,有胆子跟党的头儿说出不一样的看法,这事儿让老百姓对他特别佩服。
作者简介:我是帝哥,一个90后的上班族,已经全职写东西两年了,在各大自媒体平台上都发过很多阅读量10万+的大热文章。要是你对自媒体、写文章或者赚钱有兴趣,想利用下班时间搞个副业、做点兼职啥的,那就搜一搜,下我的公众号“帝哥说史”,咱们一起交流,一起成长。
